耐药性肺结核的危害大不大
〖壹〗 、耐多药肺结核是指结核杆菌至少对利福平和异烟肼有耐药性,耐多药结核危害重大 ,诊断困难且复杂,治疗亦困难,往往使疾病延迟治疗 ,病情可以逐渐进展导致肺组织破坏,甚至发生远处的播散。如出现肺空洞的坏死形成、大咯血、毁损肺,导致颅 、消化系统、骨等多处的结核播散预后不良 ,并可以产生严重的后遗症 。
〖贰〗、健康人与患者密切接触后会直接患上耐多药结核病,对于个人 、家庭、社会的危害极大。与普通肺结核相比,耐多药结核的诊断比较复杂 ,因缺乏新药和敏感性药物,治疗比较困难,往往导致疗程长、费用较高,此外 ,患者传染性强,危害极大。
〖叁〗 、耐多药肺结核是一种被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的肺结核菌株引起的疾病 。耐多药肺结核的危害非常严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治疗困难:耐多药肺结核菌株对常规的第一线抗结核药物 ,如异烟肼、利福平等产生耐药性,因此治疗这种结核病毒变得非常困难。
想问下单位爆发多少传染病就必须上报上级部门,主要是肺结核!
〖壹〗、单位内如出现3例以上肺结核病例,可视作疫情爆发。通常情况下 ,不需要本单位直接向上级部门报告 。 医疗机构在发现每一例肺结核病例时,都有责任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报告系统上报,上报的传染病卡中包含有单位信息。
〖贰〗、单位有3人以上患肺结核可以考虑爆发 ,一般不需本单位上报,就诊的医疗单位每发现一例肺结核都要在24小时通过网络报,上报的传染病卡上就有单位一项。疾控部门每天通过网络监控 ,发现菌阳病人或同一单位病人就要流调,控制疫情 。单位有爆发,每一位密接者都要做肺结核相关检查。
〖叁〗 、我国将传染病分为三类共35种,其中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 ,乙类包括24种,丙类包括9种,此外还有水痘 ,这些都需要上报。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疾病控制中心会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及相应的监督、监测和管理措施,来决定是否上报。肺结核作为丙类传染病之一 ,也需要上报卫生部门 。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中国疫情
活动性和涂阳肺结核的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和122/10万,推算全国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500万,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150万。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 ,死亡平均年龄为52岁。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日期是3月24日,这一日子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纪念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发现结核病病原菌的日子 。 1882年3月24日,科赫在柏林宣布了他发现结核病病原菌的里程碑式发现 ,为结核病的研究和控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宣传日。这一天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纪念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在1882年3月24日发现结核病致病菌——结核杆菌的历史性贡献 。自1996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旨在提高全球对结核病的认识和关注。
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在2018年3月24日举行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自1995年起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以纪念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在1882年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 。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是其最常见的类型。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宣传日。2020年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中国宣传的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 ,守护健康呼吸 ” 。这一主题强调了在新冠疫情得到重要控制的当下,我们同样要重视通过飞沫传播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这种疾病依然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 ,其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关于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介绍 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为了纪念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 ,以此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我国肺结核疫情的特点有哪些?
我国的肺结核疫情特点: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耐药率 ,死亡人数多,地区患病率差异大,中青年患病多 。故本题选D。
当前我国的结核病疫情特点如下。『1』高感染率 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为0.72% 。全国有近半的人口,约5 亿 ,曾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城市人群的感染率高于农村。
.结核病感染人数多(感染率高):2.现患肺结核病人多(患病率高):3.结核病死亡人数多(死亡率高):4.耐药结核病人多(耐药率高):5.城市结核病人低{城市疫情低于农村):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 ,称为肺结核病 。
、由于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而且开放性患者大多与正常人生活在一起,极易传染 ,造成结核病在人群中的流行,并且难以控制。『2』 、结核病受感染的时间很难估计。主要因为感染过程中受诸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长短不一 。因而 ,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结核病疫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然而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结核病疫情又有所回升,出现了感染人数多、新发患者多、复发患者多 、耐药患者多、死亡人数多的新特点。